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张晓东向第一财经表示,打造亚欧转运中心,按照传统经济发展逻辑,广西、云南、四川和重庆都会有一争。
会上,中国日报、人民网提出:钢铁及下游用钢行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如何?钢铁企业特别是长流程企业的生产和停限产状况如何?对未来市场走势如何判断?对下游复工复产情况,骆铁军表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骆铁军介绍了钢铁企业特别是长流程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停限产状况。
为应对下游需求减弱,全国许多钢厂已实施停产检修措施,短期内钢铁生产仍将为下降趋势。对未来走势,钢协初步有以下判断:钢厂减产力度加大。2月22日上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信息发布会,介绍当前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回应市场关切,呼吁相关各方客观分析市场供需变化,在做好疫情应对工作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维护钢铁市场稳定。流程大体为:焦化,烧结,球团矿~高炉~转炉~连铸~轧钢流程,是相对于短流程废钢~电炉~连铸~轧钢来讲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市场工作组组长骆铁军主持会议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新浪财经注:钢铁冶金长流程指的是从铁矿石开始炼钢,铁矿经选矿工序先选成铁精矿,然后进一步制成烧结矿或球团矿。在库存高涨、需求减少、物流受阻的背景下,短期内钢厂减产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猪肉批发价格比1月底下降0.1%,30种蔬菜批发价格比1月底下降4.8%。
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生猪产能大幅下降,我国的猪肉价格还处于高位,进而推动了CPI结构性上涨。在今天(27日)商务部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 1月份CPI上涨具有结构性、时段性特点。王斌分析认为,1月份CPI上涨,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春节及翘尾因素。从以往规律看,春节期间居民消费需求旺盛,蔬菜、肉类、水果等食品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地区人工短缺,交通运输、防疫防护等综合成本上升。王斌表示,随着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复工复产扶贫解困、畅通物流促进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加上天气逐渐转暖,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增加,价格会稳中回落
同时积极推进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西高铁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截至2月26日,已有90个铁路重点工程项目、2817个工点复工,19.9万人进场施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部门有序组织在建铁路工程项目复工2月26日复工率为32.8%,比23日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尽快推进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三、各省份中小企业复工率均稳步提升,多数每日升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二、制造业中小企业在大企业产业链的带动下,复工率提高较快。2月26日的复工率达到了43.1%,比23日提高了6.2个百分点。
切实减轻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负担。目前有7个省份中小企业的复工率超过了40%。
发挥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会同各部门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复工率在稳步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克俭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20万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帮扶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小企业复工率虽整体仍然不高,但是也出现了几个积极的变化。同时,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在线服务优势凸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了40%发挥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会同各部门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落实。目前有7个省份中小企业的复工率超过了40%。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尽快推进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克俭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20万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帮扶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小企业复工率虽整体仍然不高,但是也出现了几个积极的变化。
三、各省份中小企业复工率均稳步提升,多数每日升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二、制造业中小企业在大企业产业链的带动下,复工率提高较快。
2月26日的复工率达到了43.1%,比23日提高了6.2个百分点。同时,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在线服务优势凸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了40%。
2月26日复工率为32.8%,比23日提高了3.2个百分点。一、复工率在稳步提高。切实减轻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负担服装及其他纺织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轻工百货生产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偏低,分别为32.5%、25%、22.5%。
不同所有制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劳动密集型行业复工复产率较低分行业看,连续生产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复工复产率较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复工复产率较低。已复工复产企业中,员工到岗率平均66.17%,成员企业开工率平均75.24%,产能利用率平均58.98%。
调查结果显示,2月18日至20日的调查时段内,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7.08%。剔除行业企业数少于3家的部分行业,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行业、一般有色、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造纸及包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较高,分别为71.96%、70.95%、70%、68.33%、68.33%、67.31%。
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通信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及包装行业员工平均返岗率较高,分别为86.67%、83.72%、81.36%、76%、75.77%、73.33%。针对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挑战,课题组进行了重点调查。
调查样本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5家、民营及民营控股企业336家,共回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6家、有效回收率68.39%,民营及民营控股企业236家、有效回收率70.24%。国有企业复工复产状况总体好于民营企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中之重。广西、山东、河南等劳动力充裕省份复工复产率高从区域分布看,剔除制造业500强企业少于5家的省份,广西、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劳动力相对充裕的省份复工复产率较高,广东、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等劳动力短缺地区产能利用率较低。
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石化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药品制造、贵金属行业平均成员企业开工率较高,分别为96.67%、88.57%、85.71%、83.85%、83.85%、83.33%。化学纤维制造、电线电缆、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平均成员企业开工率偏低,分别为50%、48.57%、47.5%。
推动制造业企业稳增长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有关部门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政策等,推动企事业单位稳步有序复工复产。调查样本主要来自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品、石化及炼焦、电力电气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制药等行业,分布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民营企业平均返岗率、成员企业开工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4.07%、71.86%、57.42%。与山东省67.67%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相比,同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和浙江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46.18%和44.6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员工到岗率与山东省的差距很大。